农用地膜夏季妙用:为作物生长撑起“保护伞”
发布时间:2025-7-30
夏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,高温、强光、暴雨等复杂气候条件,既给作物带来了充足的光热资源,也带来了旱情、草害、病虫害等诸多挑战。农用地膜作为农业生产中的“隐形助手”,在夏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它不仅能抵御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,还能为作物营造适宜的生长小环境,助力作物提质增产。本文将详细解析农用地膜在夏季的多种妙用,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实用参考。
保水保肥,锁住土壤“活力源泉”
夏季气温高,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快,加之暴雨天气频繁,极易导致土壤养分流失。农用地膜的覆盖能解决这一问题,为土壤锁住“活力源泉”。
地膜覆盖后,能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物理屏障,减少土壤水分与空气的直接接触,从而降低水分蒸发量。实验数据显示,夏季覆盖地膜的农田,土壤含水量比未覆盖地块高15%-30%,尤其在干旱地区,这一效果更为显著。例如,在夏季种植玉米的地块,覆盖地膜后即使遭遇连续高温无雨天气,土壤仍能保持适宜的湿度,避免作物因缺水出现萎蔫现象。
同时,地膜能阻挡雨水直接冲刷土壤表面,减少水土流失,从而降低土壤中氮、磷、钾等养分的流失。对于夏季种植的蔬菜(如番茄、黄瓜)而言,保肥效果尤为重要,能确保作物在快速生长阶段获得充足的养分供应,减少追肥次数,降低生产成本。此外,地膜覆盖还能维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,避免暴雨导致的土壤板结,为作物根系生长创造疏松透气的环境。
控温调湿,打造作物“舒适小环境”
夏季高温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,对作物生长影响显著。农用地膜能通过调节土壤温度和湿度,为作物打造“舒适小环境”。
在高温强光时段,银色反光地膜或黑白双色地膜能反射部分阳光,减少土壤吸收的热量,降低地表温度。数据显示,夏季正午时分,覆盖银色反光地膜的地块,地表温度比未覆盖地块低3-5℃,避免了作物根系因高温受损。对于喜凉作物(如生菜、芹菜),这种控温作用能防止其因高温出现抽薹、品质下降等问题。
而在夜间或低温时段,地膜又能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,使土壤温度保持相对稳定,缩小昼夜温差。这种温度调节功能,对于夏季育苗(如辣椒、茄子幼苗)尤为关键,能使幼苗根系发育,提高成活率。此外,地膜覆盖还能保持土壤湿度的相对稳定,避免因暴雨或干旱导致的土壤湿度剧烈波动,为作物生长提供均衡的水分环境。
防草抑虫,减少田间“竞争与侵害”
夏季是杂草生长的旺盛期,杂草与作物争夺水分、养分和光照,严重影响作物生长;同时,高温高湿环境也利于病虫害滋生。农用地膜能发挥防草抑虫作用,减少田间“竞争与侵害”。
地膜覆盖通过物理阻隔,能抑制杂草种子的萌发和生长。对于透光率低的黑色地膜,其遮光效果可使杂草光合作用受阻,从而达到“闷死”杂草的目的。与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相比,尤其适合夏季种植密度大的作物(如花生、大豆),能减少杂草对作物生长空间的侵占。据统计,覆盖黑色地膜的农田,杂草发生率可降低80%以上,大大减少了除草人工成本。
在抑虫方面,银色反光地膜能反射紫外线,干扰害虫(如蚜虫、白粉虱)的视觉系统,使其难以找到寄主植物,从而降低害虫数量。对于容易遭受虫害的夏季作物(如西瓜、甜瓜),覆盖银色地膜可减少害虫传播的病毒病发生率,提高果实品质。此外,地膜覆盖还能避免作物与土壤直接接触,降低土传病害(如枯萎病、根腐病)的感染风险,尤其在雨后,这种防护作用更为明显。
助力作物提质增产,适配多种种植场景
农用地膜的夏季妙用在多种作物种植中得到体现,助力作物提质增产,适配不同的种植场景。
在夏季蔬菜种植中,地膜覆盖能显著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。例如,种植番茄时覆盖地膜,可使果实成熟时间提前3-5天,且果实着色均匀、口感更佳,产量提高20%左右;种植黄瓜时,地膜能保持植株基部干燥,减少病害发生,使黄瓜瓜条顺直、畸形果减少。
在果园管理中,夏季覆盖地膜也是一项实用技术。苹果、梨等果树在夏季覆盖地膜后,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,使果实膨大,同时防止雨水溅起的泥土污染果实,提高果实光洁度。对于葡萄种植,地膜覆盖能降低田间湿度,减少霜霉病等病害的发生,保障葡萄品质。
在夏季杂粮作物(如红薯、马铃薯)种植中,地膜的作用同样突出。覆盖地膜能提高土壤温度,块茎的膨大,同时减少表皮损伤,提高商品率。例如,红薯覆盖地膜后,单产可提高15%-25%,且薯块表皮光滑、淀粉含量增加。
科学选用与使用,发挥地膜效能
要充分发挥农用地膜的夏季妙用,需科学选用与使用,避免因不当操作影响效果。
地膜类型的选择需根据作物种类和种植需求确定。喜凉作物或高温地区宜选用银色反光地膜或黑白双色地膜;需防草效果好的地块可选用黑色地膜;普通作物种植可选用透明地膜,但需配合其他防草措施。此外,降解地膜(如生物降解地膜)是选择,夏季高温条件下其降解速度适中,能在作物生长后期自然降解,减少白色污染。
覆盖时间与方法也有讲究。夏季地膜覆盖宜在作物播种后或移栽前进行,确保地膜与土壤紧密贴合,避免膜下形成空隙导致杂草生长或热量积聚。覆盖时要注意拉紧地膜,边缘用土压实,防止被风吹起。对于育苗移栽的作物,需在移栽后及时将地膜在幼苗处开孔,并用土封严孔口,避免高温灼伤幼苗。
回收与处理是种植的重要环节。非降解地膜在作物收获后需及时回收,避免残膜留在土壤中影响后续耕作;使用降解地膜时,需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,确保其在适宜时间内得到降解,不产生残留污染。
农用地膜在夏季农业生产中是当之无愧的“多面手”,从保水保肥到控温调湿,从防草抑虫到助力增产,每一项妙用都为作物生长保驾护航。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,地膜的种类和功能不断升级,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更多选择。科学合理地使用农用地膜,不仅能提高夏季作物的产量和品质,还能实现资源的利用,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农用地膜的选用技巧或适用作物,欢迎咨询,让我们共同用好这一农业“好物”,助力夏季丰收。
上一页:没有了 下一页:没有了